6月18日下午,第二批定制化培育项目中期检查于松北校区一教201室举行。本次会议旨在总结项目阶段性成果,优化后续培育路径,为备战教学创新大赛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、青教赛等赛事提供精准指导。


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袁敏教授、外国语学院院长巫张晶教授(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、省教创赛产教融合赛道一等奖获得者)、商学院副院长张家琳教授(省教创赛新文科正高组二等奖获得者)现场指导。
本学期初启动第二批定制化培育项目,通过“以赛促练、以教备赛”的模式,选拔各教学单位种子选手进行重点培育。经过一学期的积累,各团队围绕前期成果、新增成效及未来规划等进行全面汇报。汇报内容涵盖课程思政元素深度挖掘、教学创新痛点分析、教学资源库建设、校企融合实践等多个维度。



巫张晶教授强调,课程思政建设需遵循“先设计内容,再构建主线”的路径,通过“目标-成果-评价”闭环确保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。她建议团队从学生论文、竞赛获奖、社会实践等维度量化育人成果,通过示范辐射效应扩大影响力。
张家琳教授则从“以学生为中心”为出发点,建议各团队要注重创新成果转化,深化校企合作,根据公司需求重构课程内容,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。同时,她还建议教师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开辟第二课堂,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中。

袁敏教授在总结中提出,各团队需落实叁点要求:一要对标赛事指标体系,系统梳理现有成果,查缺补漏;二要加强团队协作,整合跨学科资源,发挥“教学-科研-竞赛”的联动效应;叁要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,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教学效能。
此次中期检查不仅为培育项目把脉问诊,更为后续冲刺高水平教学竞赛奠定基础。学校将持续强化“培育-竞赛-推广”全链条支持,助力教师教学能力与育人成效双提升。
孙楠 / 文
孙楠 / 编辑